“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种‘新时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得到再利用,同时进一步加强舟山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丽舟山。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绿动舟山”城市垃圾分类调研团深入舟山各地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自2020年起,舟山市政府便把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同时城市垃圾革命正有序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在校园、社区、商业区等地也随处可见。然而,生活垃圾混合投放的现象依旧十分常见,垃圾的有效分类回收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人们缺乏较强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因此调研团针对舟山市垃圾分类现状展开实践调查。
“扎根深入”的访谈
在确定好主要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后,调研团先后对舟山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对话询问、居民走访、定点宣讲、新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对舟山市垃圾分类现状有了初步了解,也为之后初步方案的形成做足了相关准备工作。

▲体育馆:调研团在舟山体育馆进行调查问卷发放

▲社区:实践团在绿岛华府社区开展问卷填写与对话采访
“脚踏实地”的问卷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垃圾收集现状的满意度情况,并为社区街道、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垃圾分类数据情况,调研团针对市民关于垃圾分类的看法与态度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了解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同时也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文化区:1号小队在舟山博物馆、舟山体育馆等地开展实地调查

▲休闲区:2号小队在舟山群岛文化公园、如心小镇等地开展调研工作

▲生活区:3号小队在红楠海苑、绿岛华府等地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表示了支持和肯定,也表达了对舟山垃圾分类进一步落实、改进的更高期望。同时,许多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对垃圾分类政策的落实,呈现出的态度是会严格地执行垃圾分类,而非仅仅是了解,垃圾的分类投放变成了大家的生活日常。这些结果表明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已初显成效,舟山城市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仍需持续地进行。
入舟山社区,行环保宣传
考虑到青年人群常忙于工作且对线下实体的宣传方式参与度不高地因素,团队成员通过新媒体的形式,制作内容包含垃圾分类的意义、常见垃圾分类小知识等小视频,随后将其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以此来推动宣传垃圾分类。
同样的,面对中老年人群,团队成员则采用上门走访、定点宣讲等方式进行宣传,在社区中设置垃圾分类的宣传点并安排人员对现场居民进行讲解和示范,促进社区中老年居民养成自觉并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

▲对话调查:实践团在绿岛华府对社区居民进行访问记录

▲居民走访:实践团在绿岛华府对社区居民楼进行走访调研
垃圾分类,我们志在必行
在本次活动中,实践团通过宣传和推广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传播了垃圾资源分类再利用理念,有助于形成崇尚环保生活的氛围,推动社会公众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从而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城市,共享创城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