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国家自身发展的刚性需求,而当今“数字化”在科技时代中悄然孕育而生。博物馆的数字化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文物的信息结合文字、声音、图像等数据信息呈现在大众面前。数字化博物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物信息的流失,也给公众提供了解锁博物馆的新方式。
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弘扬志愿风尚,探寻博物馆数字化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走进舟山博物馆展开调研并进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舟山市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成果,探索博物馆数字化发展道路,从而助力博物馆成为美丽舟山建设的重要窗口。

7月,实践团主动联系舟山市博物馆并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实地调研与志愿服务。舟山博物馆响应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引进并应用多种装置艺术、声效艺术、综合新媒体艺术等,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氛围吸引了大批游客。实践团积极调研学习数字化设备与技术,同时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帮助游客熟悉数字化操作,为游客讲解博物馆数字化设备的操作。

在实地走访学习的同时,团队成员也向游客与市民进行问卷的发放,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大众对于舟山市博物馆的期望与看法,从而更好地探索舟山市博物馆的发展之路。舟山博物馆的3D展示技术录入了上百件文物信息,通过触摸屏幕的方式进行文物模型的放大、缩小、旋转。除此之外,当双击文物时,文物的信息会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有助于游客深入的了解文物。除3D展示以外,舟山博物馆在每一层参馆区中都备有专门的观影区,观影区播放着相关主题文物的数字影像。数字化投影设备能够让游客与市民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帮助游客与市民加深对舟山历史的认识,充分展示了舟山的城市发展,深受参观者的喜爱。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实践团真切地感受到了博物馆数字化的价值与意义。数字化作为当代博物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独特的魅力,在给游客来新颖的文化呈现的同时更拉近了文物与游客的距离,成为舟山展示城市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舟山市博物馆作为舟山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平台,必将巧用科技的力量,高举文化自信的旗帜,讲述好舟山故事,传播好舟山文化,展现好舟山风貌,助力美丽浙江建设。